【读书小札】翻译史研究的方法论典范:读廖七一《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》
本期推荐语
翻译史研究绝非是简单地以时间为线索的材料堆砌,需要在大量翻译史料和前人批评中抽丝剥茧、重现语境,发现不同材料、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和隐藏要义。如何写出一篇有见解、有深度的翻译史研究论文?本期上海语言学通讯特别推荐廖七一教授发表《外语教学》(2016年第2期)上的论文“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”,希望能在翻译史研究方法论上给予您启发。
↓↓↓
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 作者:廖七一
《外语教学》2016年第2期
人们只关注到“信达雅”理论表达,但很少考虑“信达雅”与“达恉”和“取便发挥”的翻译策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....
2严复本人观点与现代诠释之间的时空错位有些批评是基于后来、甚至是今天对翻译的翻译认识去批评严复翻译思想的局限性,没有从历史语境的考察严复翻译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......
研究方法:廖教授先从《译例言》中找到了严复的翻译主张和翻译策略的原话:严复在《天演论 .译例言》开篇提出:译事难:信、达、雅。求其信,已大难矣!……今是书所言,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,又为作者晚出之书,译文取明深义,故词之间,时有所傎到附益、不仅仅于字比句次,而意义则不倍本文。……接下来严复称其翻译策略“取便发挥,实非正法”由此看来信达雅是理想状态,而现实翻译行为是“取便发挥”,既然严复已经意识到“实非正法”那为什么还不改进呢?作者还原了翻译发生的历史文化语境,包括译序、译跋,特别是严复本人跟其他翻译(批评)家之间的论战中寻找答案
研究方法:廖教授从严复翻译的《孟德斯鸠法意》中找到了严复的“尔雅”的动机(最饱受争议的一个翻译主张):1为了吸引更多读者,2深奥理论和含蓄深沉的思想用汉以前的字法、句法,则为达易,3自己力求明白清楚地再现原著内容,4对于不熟悉的专业学科,理解都会有困难,何况看译本?当时社会批评如何看待严复的“尔雅”观?作者选择了当时激烈批评严复思想的“梁启超”,对比二文的翻译话语,廖教授总结出二人分歧主要是因为:译文的功能定位、读者对象、预期社会反应的差异(比如,梁启超翻译政治小说是鼓吹革命尚武,激励行动;严复希望对精英士大夫阶层长期启蒙,是迂远之道,由此反映出二人革命不同的路径。再比如,胡适也说严复古文译书很能抬高译书的身价)。由此可见,争议性翻译思想的批评应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争议人物群体,在翻译史料基础上发掘各自主张的深层次理据。小编认为,廖七一教授给我们提出的“译文功能定位、读者定位、预期社会反映等”可以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清单,在我们做同类研究问题时,作为诠释参考。
研究方法:廖教授在第二个问题先选择了“雅”这个最大的争议,继续指出即便是“信”,严复也没有完全做到。这里廖七一教授选择了有“点”有“面”的翻译批评脉路:先重点推荐了翻译史研究前辈黄克武的史料梳理,然后“面”上铺开了三种不同的“达恉”批评:1.有失于信,2不同时期的“信”度不同,3信达雅三善皆备。为什么会有三种截然不同的看法?廖教授认为三种批评都合理,仅是视角不同:观点1看字眼,观点2看语言意义,观点3看精神内涵。小编认为,如果我们能从严复的翻译话语中寻找字眼、语言意义和精神内涵的见解,才能充分证明三种批评的合理性。也只有这样,三种批评的视角分析才有价值。
研究方法:廖教授先引用了学界对严复“格义”批评的观点,提出格义的合理性:1文本类型、2文化隔阻……接下来作者又从严复翻译话语中找到严复对文本类型的看法,也回顾了汤用斌、陈寅恪、冯友兰对“格义”的看法。尤其是认同冯友兰所说,文化初遇时互相理解的必然过程。最后,再给出一些外来词的历时格义程度变化,比如President 译为:总理、首领主、统领、国主、大酋、正堂、天卿等等
另外小编认为,文本类型和文化隔阻的之间的关系也有必要要解释明白。文化隔阻是文本类型的发生环境,文本类型陌生是文化隔阻的具体体现。这一点我们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就有详细的解释。
相信大家学习廖教授的这篇论文对于翻译史研究的研究选题、问题提出、研究方法有了更好的认识,欢迎与我们分享您的看法。
学习是一种美德
分享是一种快乐
欢迎关注!
上海语言学通讯
精彩链接
【学术会议】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(投稿时间调整!)
【读书小札】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剧汉译本中“使”字句应用的研究
【学者观点】问人之所不问,问人之不敢问 ——谢天振教授访谈录